2015年5月 179期
- 179
- 營養好吃 乳牛最愛
- 胡蘿蔔渣青貯之開發與應用
- 近年來,全球氣候劇烈變遷導致農作物收穫欠佳,不僅衝擊人類生存及地球生態的未來,也造成國際間各種糧食原物料價格的急速竄升。全球之畜牧業在這些壓力之下,逐漸將禽畜飼料之主要原料來源由玉米、大豆等轉向至由農業廢棄物中尋找替代原料。因此,禽畜生產者及動物營養學家積極投入研究如何將農業廢棄物轉製為安全營養的飼料原料(Grasser et al., 1995)。
- -------------------------------------------------
- 禽流感疫災重建復養相關措施
- 禽流感疫情趨緩 後續將積極協助農民復養及產業重建
- 自年初國內發生禽流感疫情,截至目前為止,國內約有900餘場案例場,已撲殺約450萬隻家禽,累計已由中央特別統籌分配款撥付15.61億元做為撲殺補償及緊急防疫費用,約9成撲殺場已收到縣市撥付的6成以上撲殺補償費用,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以下簡稱本會)亦協助提供家禽產業相關撲殺評價資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每週定期召開審查小組會議,針對各縣市撲殺補償有疑義者可立即反應,以加速審查時效,預計4月底前可完成所有案件審議,再由各縣市政府對於已核定者儘速撥付其餘4成補償費。
- 目前時序已進入5月,天氣進一步回暖,預估疫情亦隨之趨緩,但4月份仍有零星案例發生,可見禽流感病毒仍猖獗,但對於受此波疫情重創的家禽產業,尤以水禽產業,接下來的重點項目就是後續復養與產業重建工作。
- -------------------------------------------------
- 菲律賓組團來臺 與臺交流種豬產業發展
- 菲律賓種豬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Jimmy N. Chua先生、菲律賓科技部農科司畜產組Synan S. Baguio先生及負責種豬基因育種計畫(Pig Genome Project)的菲律賓農業部水牛研究所Jesus Rommel V. Hererra先生等產、官、學19位團員於今年4月下旬組團來臺,菲律賓國立大學主持農業基因體中心的Rita P. Laude教授及研究菲律賓野生豬演化的Renato S. A. Vega教授亦關注基因科技應用情形,一同赴臺南,進行國家型豬肉生產與品質提升計畫之交流合作質提升計畫之交流合作,並參訪臺灣養猪科技應用於種猪拍賣會。
- 菲律賓養豬產業概況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特於4月22日舉辦「臺灣與菲律賓種豬產業研討會」,以種猪育種策略及產業發展進行臺菲經驗交流。茲就研討會內容簡介菲律賓養豬產業現況。
- -------------------------------------------------
- 清掃替代大量水洗,王俊程和豬「掃成一片」
- 「我養豬,省水八成」吸睛
- 臺灣近期陷於水資源短缺的困境,報章雜誌與網路紛紛出現各項省水妙招,也有批評農牧業耗水的聲浪。此時(3月24日)在平面媒體刊出一篇養豬業者的省水之道,為國內最大畜牧產業發聲,也提供了一套省水、省電更省力的妙招。
- 投稿「我養豬,省水八成」的作者是位於臺南市西港區南益牧場的負責人王俊程博士,他並不是養豬博士,而是臺大機械系的高材生,且曾是東南科技大學的老師。自幼生長於養豬人家,看著父母每日辛勞地工作,在1997年口蹄疫發生後,只好把豬場承租給他人管理。然而,近年因少子化的情形日益嚴重,各學校紛紛祭出優惠退休/離職方案,心繫家中養豬業的王老師索性順勢於2012年8月辦理優離,回到家鄉一肩挑起家業的重擔。
- 為瞭解時下畜牧產業的運作,王博士在豬場的租約到期前,四處蒐集養豬相關資訊,包括參加中央畜產會舉辦的「第三屆養豬場生產管理訓練班」以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舉辦的各式專題研討活動,前往農政單位諮詢「有機飼養」與「產銷履歷」執行要點,再結合所學,想要經營一個「不一樣的養豬場」。
- -------------------------------------------------
- (各篇文章詳細內容請見179期畜產報導月刊)
-
2015年4月 178期
- 178
- 養豬、養雞成就傑出
- 2015 畜牧神農、模範農民搶先看!
- 2015年十大神農獎選拔結果在千呼萬喚下,終於2月間公布,本屆十大神農中有兩位專業養豬戶,一是漢寶增豐牧場的鄭育松,一是中央牧場的蘇鵬。鄭育松為養豬戶第三代,年僅32歲,以農委會畜試所育成的新品種黑豬,雜交育成繁殖、生長性能優良且肉質佳的新增豐黑豬而獲獎,蘇鵬則是畜牧廢棄物再利用與節能減碳的高手,其所經營的中央牧場為臺灣第一個、且最大的沼氣發電示範牧場,也是臺灣最早設置太陽能的牧場,豬場年產4萬頭肉豬,規模不小,節能減碳效益驚人。
- 同樣獲選十大神農的劉天和,雖以水產養殖成就獲獎,但近年也跨足農、畜領域,以提供消費者可安心食用的好食材為職志;所生產的畜禽產品:海藻豬、海藻雞均已打開知名度,且在多個通路上架,畜牧界對其應不陌生。
- 另隨十大神農獎出爐的還有十二位模範農民,本屆只有一位來自畜牧界,即飼養紅羽土雞的林錦藤。林錦藤出身農會,原負責推廣農民所生產的農產品,91年開始養雞,由7千隻規模迅速擴展為逾60萬隻,已經是舉足輕重的土雞生產者。
- 鄭育松、蘇鵬、劉天和與林錦藤這四位,皆可謂畜牧界之光!在農委會正式舉辦頒獎典禮表揚前,本刊先行專訪,讓讀者對其牧場概況、經營理念、乃至人生經驗等有進一步認識,同時分享他們獲獎的喜悅。
- -------------------------------------------------
- 3/2~4於東京
- 臺日交流紀實
-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以下簡稱本會)與日本農畜產業振興機構一年一次的友好交流會議,不僅是例行的高層互訪,最深遠的意義是「學習」,過去由畜產品價格穩定制度、經營安定措施、飼料價格安定機制、穀物儲備制度等,最近又進一步促成雙方畜產品的交流,去(103)年12月15日強谷總括理事來臺瞭解和牛開放輸臺事宜,與有意願進口的貿易商座談,並訪查我國高級進口牛肉市場通路,因衛福部查場報告已獲備查,開放進口指日可期;而今年3月2日至3月4日,本會新任朱慶誠執行長率團訪日,非僅友好訪問,也是實質的畜產業務交流。
- 本次緊湊的三天二夜行程已圓滿結束。日本農畜產業振興機構佐藤純二理事長率領飯高悟副理事長、強谷雅彥總括理事、安井護理事、高橋博人調査情報部総括調整役、新川俊一調查情報部長、横田徹調査情報部上席調査役、西村博昭調查情報部調查役、木下瞬調査情報部調查役、中島祥雄調査情報部調查役等人,高規格接待與安排會議討論,參訪期間由西村博昭先生、木下瞬先生、及中島祥雄先生全程陪同實地參訪,至能達成任務,讓我們深深感謝。
- -------------------------------------------------
- 農科院率團參加VIV Asia 2015
- 積極行銷臺灣農業科技
- 為展現臺灣農業科技的先進、信譽及品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98年起即參與國內之臺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及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等國際科技展覽會,並參加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等國外大型展覽。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農科院)於去年1月1日成立後,隨即統籌辦理農委會所屬3個機關之育成中心、農科院育成中心及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等進駐廠商之海外拓銷工作,去年共有16家次農企業參與中國大陸國際集約化畜牧展覽會(VIV China 2014)及日本之國際農業資材展(AGRI World 2014),部分廠商出口年營業額成長5%以上,其中3家廠商新增投資及擴廠金額近1億元,短短半年即已帶來明顯效益。
- 農委會有鑑於去年度參展效益良好,本年度規劃將國際農業科技展覽參與場次由去年的2場增為3場。第一場為3月11日至13日在泰國舉行之VIV Asia 2015展,這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動物生產及肉類加工產業展覽會,兩年舉辦1次,每次皆吸引600家以上業者參展,今年展館共有7個。本屆的展場特別加大空間以容納更多的展位,共可容納850家廠商,約有35,000名來自各國與會者參加此次展會。
- -------------------------------------------------
- 2015東京食品展
- 臺灣館規模空前 畜禽業者各有斬獲
- 第40屆東京國際食品展今(104)年3月3~6日在日本千葉幕張展覽館盛大開幕,經濟部貿易局主辦的臺灣館在79個參展國家中,排名第4大國家館,計有110家我國廠商參展,規模為歷年之冠,展出4天,至臺灣館洽談買主計2,397人,商機上看6,179萬美元。
- -------------------------------------------------
- (各篇文章詳細內容請見178期畜產報導月刊)
-
2015年3月 177期
- 177
- 控制疫情 規劃復養重建
- 禽流感疫情概況
- 一、疫情統計:
- 臺灣自今年1月9日確診一蛋雞場雞隻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以來,疫情持續發展,截至104年2月23日下午6時止,計有14個縣市送檢867場(23日新增加3場,其中陸禽場增加2場),確診844場H5亞型禽流感,由縣市動物防疫機關執行後續撲殺及全場清潔消毒作業,至23日下午6時,計完成839場撲殺(共計3,948,613隻)。
- -------------------------------------------------
- 防治禽流感 正確進行禽舍消毒
- 消毒劑之使用
- 1、禽流感病毒(AIV)對消毒劑敏感
- 流感病毒為有封套之RNA病毒,對大部分消毒劑皆很敏感,以清潔劑、脂溶性溶劑、pH 3以下或9以上、福馬林、氧化劑、紫外線、氨離子、乙醚、有機溶劑、sodium deoxycholate hydroxylamine、sodium dodecylsulfate、β-propiolactone、γ射線、乾燥或重複冷凍解凍等處理敏感,均可使病毒不活化,另外本病毒不耐高溫,於56℃加熱3小時或於60℃加熱30分鐘即可不活化病毒,在70℃的環境只需數秒就能破壞病毒的傳染力,相對的,在低溫環境下AIV可穩定存活,AIV於22℃的水中可存活4天以上,於4℃的水中可保存30天以上。
- -------------------------------------------------
- 提昇豬隻飼養環境豐富化
- 降低牧場損失
- 由於動物被人類圈養後,不但環境與食物單調,社會結構也與野外生活不同,因此,在人工環境下生長的動物,感覺到無聊或緊迫的時間都比野外生活來得長;這些長期在人工無聊環境下生活的動物,為了將上述無聊、緊迫所產生的身心壓力找到出口,就發展出各類的異常行為,例如刻板行為、異食癖、自殘、同類相殘(食)、侵略性等。這些行為不但造成動物生長遲緩、傷病、甚至死亡,對於經濟動物生產者而言,也造成管理上的困擾與經濟損失。
- -------------------------------------------------
- 強化國產農產品銷日競爭力
- 東京臺灣物產館開設臺北前哨店
- 今年2月4日,自然健康食品概念店「胡田和里家」於臺北市信義區正式開幕,這是日本池榮青果株式會社在臺灣開的第一家店(也是海外開設的第一家店),未來不排除繼續展店,服務眾多在臺日本客及臺灣「哈日族」。其實,「胡田和里家」更重要的任務是,透過上述消費者的舌尖及實際購買行動,篩選出臺灣銷日最具潛力的品項,提高臺灣農產品銷日成功率,也節省在日本進行市場測試的時間及費用。
- -------------------------------------------------
- (各篇文章詳細內容請見177期畜產報導月刊)
-
2015年2月 176期
- 176
- 馬去,羊來,迎新年
- 揮別馬年,此刻,我們已正式迎向嶄新的羊年。新舊交替時刻,本刊依例邀請畜禽各產業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讓飼養農民瞭解產業所面臨之內外環境挑戰,也讓外界對畜禽產業團體之作為有完整認知。
- 過去一年,無疑的,受豬流行性下痢疫情影響的養豬產業最受關注,且國內外養豬產業發達的國家皆為豬肉量價所擾,今年伊始,換成家禽產業受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襲,H5N2、H5N3、H5N8等新型病毒同時存在臺灣不同禽場,成為家禽浩劫,撲殺量此刻仍在不斷增加中,其中養鵝產業受創最劇,疫情何時止息,攸關產業的存亡絕續。
- 待疫情處理告一段落,農政單位將啟動養鵝產業的復原及永續發展策略,之後也許才是進行該產業展望的時機,本刊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適時邀請養鵝產業團體、學者專家進行相關報導,供民眾掌握養鵝產業浩劫重生後的新貌。
- 羊年已揭開序幕,期盼家禽、家畜產業能掃除疫病困擾,倒吃甘蔗、愈入佳境,吉祥如意度新年。
- -------------------------------------------------
- 103年畜禽產業大事記
- 1月:
- ◎ 行政院農委會公告訂定「冷藏與冷凍解凍雞肉酵素活性檢驗方法」,作為國產生鮮冷藏雞肉與進口冷凍雞肉之判別方法。
- ◎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將作為農業科技產業化與新創事業的發展平台。
- ◎ 農委會邀集酪農、乳廠開會,確認暫不擴大國內生乳產能,將廣納意見以求審慎。
- ◎ 尾牙、冬令進補及春節前消費暢旺,紅羽土雞產地價攀高至55.8元/斤,農委會協調養雞團體將土雞供應量由原190萬隻/週增加至250萬隻/週,以量制價。
- ◎ 農委會訂定「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供業界參考,並將循美、紐、澳、日等國模式,鼓勵有意投入的養雞業者自願參加,並由民間先行推動認證。
- ◎102年12/31確認之第2例境外移入H7N9流感病例因嚴重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於1/20日死亡。
- -------------------------------------------------
- 特色土雞產製銷一條龍
- 為調整國產禽品結構及銷售通路,整合特色化小型供應鏈型態(產、製、銷一條龍之經營模式),輔導建立地區特色品牌工作。透過農業價值鏈延伸與整合,輔導產業以加值方式,朝精緻化及特色化發展,為目前產業升級的重要措施。
- 國內現行土雞銷售通路仍多屬於傳統市場中,以生鮮肉品型態進行販售;而鴨、鵝等水禽及火雞均於餐廳及小吃攤等傳統通路,較無一般家庭消費。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實施後,目前已無現宰禽肉之攤商,其受消費習性改變之衝擊影響較大,整體產銷數量有逐年下降之趨勢,致土雞之消費需大幅轉型,以因應國內人口結構及消費趨勢之改變。小家庭、單親或個人等簡單之消費型態已成為國內消費市場主流,尤其外食人口已逐年增加,國產禽品亟須調整產品結構及銷售通路以為因應,家禽產業方能永續發展。
- -------------------------------------------------
- 優質畜禽產品
- 年節禮品大集合
- 一年一度的農曆年節即將來臨,過年氣氛濃厚,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貼春聯、為家中大小添購新衣、選購過年時的伴手禮,但過年最重要的就是準備張羅各式年菜啦!本刊今年特別邀集台畜、香里、嘉一香、凱馨、元進莊、博士鴨、超秦、得意中華以及中華民國農會等9家優質的畜禽廠商,以下將詳細介紹各家廠商提供多元化及價格優惠的畜禽產品,不管是要送禮或是自用都非常的適合唷!
- -------------------------------------------------
- (各篇文章詳細內容請見176期畜產報導月刊)
-
2015年1月 175期
- 175
- 乙未羊年漫談羊
- 羊之溯源
- 時序很快地進入了2015年,也是中華民國104年,歲次則為乙未年,生肖為羊年,讓我們來談談有關羊的一些掌故與趣聞軼事。
- 歷史文獻上,羊應該是比牛更早被人類所馴化豢養的動物,追溯至6,000年前在中亞地區的安那托利亞半島就已經有人在牧羊了,因為體軀比牛小且性情溫馴,所以比牛的豢養時期約早了2,000年左右,又因當時畜養羊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取用羊毛或皮作為遮體禦寒的衣物,所以最早馴化的羊種應該是綿羊而非山羊,逐漸的人類開始取用羊乳和羊肉作為食物,因此牧羊人是一種古老的行業,牧羊人一詞也常載入在遠古歷史典章內;加以中亞與西亞為許多宗教的發源地,牧羊人就經常出現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上,誠如基督教聖經耶穌自稱為好牧者( The Good Shepherd),天主教的神父(Priest)這個詞原本在拉丁語裡的意思正是牧羊人,由此可見,羊在人類歷史發展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至於羊在中國歷史上的記載,其馴化的時間應該比豬晚,但仍與發源地中亞地區一樣比牛早,根據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均發現有牛與羊的象形文字,且常在與祭祀與卜卦文內出現,顯示牛羊在當時就已成為祭祀用的牲禮,通常天子祭祀牲禮採身軀較大的牛,更慎重者則使用牛豬羊三牲同時祭獻,這是最豐厚的祭品,稱為「太牢」。卿大夫位低於天子,能力亦有限,祭祀時只用豬羊,稱為「少牢」,但二者均必須是以全隻屠體為牲禮,不能分切,以示對祭祀神祇的尊敬。
- 不過,一般平民百姓較無財力,也為了與天子貴族區分,可採用分切肉祭祀,此習俗一直流傳至今,目前民間祭祀儀式,除了拜天公或祭孔須採用全屠體三牲外,其他祭祀均簡化,三牲也從豬牛羊改為豬雞魚,也不必拘泥使用全隻屠體,因此羊也就不再是重要的祭祀牲禮了。
- -------------------------------------------------
- ALIC強谷總括理事來訪紀實
-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農畜產業振興機構(英文簡稱ALIC,以下簡稱振興機構),總括理事強谷雅彥先生、調查情報部長新川俊一先生與調查情報部調查員中島祥雄先生一行三人,於103年12月15日至17日來臺進行訪問調查暨廠商座談會。
- 103年5月時,中央畜產會與振興機構已進行高層互訪,當時由振興機構的佐藤純二理事長率隊來臺進行交流,隨行之強谷總括理事對臺灣肉品消費已抱持強烈興趣,經雙方聯繫,進而促成本次訪問行程,期能更深入瞭解我國肉品消費市場。本次來訪行程共三日,由畜產會安排市場參訪,並於16日於畜產會進行交流會議及廠商座談會,本文將節錄16日的交流內容,以饕各位讀者。
- -------------------------------------------------
- 雞蛋使用一次性包材
- 於不同運輸通路測試結果
- 一次性包材應用於雞蛋產銷之重要性
- 國內雞蛋以「塑膠蛋箱」載運已有30~40年歷史,也是世界唯一以散裝雞蛋銷售方式的國家。但市面上所見之塑膠蛋箱,多未經清洗,且極為骯髒;尤其雞蛋是透過雞隻共洩腔排出,容易帶有糞便而受污染,進一步污染裝載箱籠。現行載裝蛋箱及墊底報紙於各禽場存放集蛋且循環使用,容易媒介傳播禽流感等家禽疾病,是增加疫情發生風險之重要原因之一。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在98年間於全國9家蛋雞場示範辦理運輸蛋箱清洗工作,但因產業未能全面配合實施而功虧一簣。鑑於蛋雞為103年禽流感異常抗體比率最高之禽種,污染的裝載箱籠又為防疫關鍵之一,因此農委會防檢局103年於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增加「裝載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之條文,期望能讓蛋雞產業正視這個問題。
- 紙蛋盤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世界各國均已採用一次性包材進行雞蛋承載與包裝,以確保蛋品衛生及防疫安全,因此農委會畜牧處與中央畜產會於103年度召開2次專家諮詢會議,並參考國外雞蛋運輸現況,建立「紙盤蛋+台車」模式,並將多年前農委會研發與現行塑膠蛋箱規格相同之「紙蛋箱」於不同運輸通路進行測試,提供產銷雙方未來使用一次性包材時之參考。
- -------------------------------------------------
- 鮮乳、牛乳、保久乳傻傻分不清
- 如何正確選購液態乳製品
- 「牛乳」一直被認為是可以提供完整營養的食品,中華民國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人每天應攝取1.5~2杯乳製品,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也建議每天要喝2杯牛乳。然而,許多消費者看到超商或超市架上琳琅滿目的各類乳製品,有鮮乳,有牛乳,有的是乳飲品,還有調味乳,甚至明明常溫保存的保久(滅菌)乳,也放在冷藏櫃裡,看得一頭霧水,不知如何選擇。其實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CNS)對各類乳製品有明確的定義。103年衛福部修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十款及第二項規定,也將乳製品的品名重新定義規範。
- -------------------------------------------------
- (各篇文章詳細內容請見175期畜產報導月刊)
-
2014年12月 174期
- 174
- 歐盟畜產品追蹤追溯系統考察心得
- 前言
- 歐盟目前有28個會員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自1986年狂牛症事件及接踵而來的戴奧辛污染事件等,是促使歐盟積極進行食品安全改革的動力;近來我國食品安全脫序事件頻傳,如三聚氰胺、塑化劑、油品成分標示不實、肉品攙假灌水、劣質油品等。究其原因均與「溯源」有直接關係,有鑑於此,筆者於今年針對歐盟相關法規與制度改革等廣泛蒐集資料,並承行政院農委會之科技計畫於今年9月底參訪歐盟總部、比利時、荷蘭、法國農政與衛生政府部門,豬、雞、牛3種類型的屠宰分切廠,量販店分切場,超市以及傳統市集等民間相關單位,針對食品科學資料蒐集、風險評估實行方式、食品追溯制度建立、農產品認驗證系統及食品標示等議題相互交流,期盼從歐盟及其會員國這些年來努力改革的作為中獲得啟發,對於國內政策推動、產業發展、維護食品安全等有所助益。
- -------------------------------------------------
- 中國大陸糧少肉漲隱隱成型
- 2015年 可能迎來畜牧大多頭?
- 2014年對中國大陸畜產行業來說是個特殊的一年,除了豬價上半年屢探新低外,行情週期也出現以往未曾見過拉長的情況,11月同時也進入傳統玉米收糧季節,這次玉米收穫也終止了連五年產量上的增加,出現了首次減產的情況,這些異於往年的市場情況,使得行業內的專家大嘆難以掌握,而2015年即將到來,筆者整理可能的蛛絲馬跡,提供給各位做個判斷...
- -------------------------------------------------
- 力挺彰化健康豬肉
- 五鄉鎮農會、楓康超市加入銷售陣容
- 為推廣彰化縣優質美味的畜禽產品,彰化縣政府於今年11月啟動了「畜禽有約,美食列車」活動,巡迴縣內12鄉鎮,讓更多民眾認識彰化在地生產的畜禽產品,並品嘗其美味。縣府推動多年的「彰化健康豬肉」也是美食列車上的亮點,隨氣溫下降、冬味益濃,這每一盒都貼有認證標誌的「彰化健康豬肉」,可是喜歡圍爐吃火鍋的民眾,最好的選擇!
- -------------------------------------------------
- 國產羊肉、羊乳
- 四季好食機 鮮享在地尚健康
- 羊肉一直是國人喜愛的食補食材,日前發生的「假羊肉」事件,讓各界更為重視國產與進口羊肉差異,及市售羊肉的安全與誠信標示問題,就在各界熱議食安問題的當下,中華民國養羊協會舉辦了「四季羊食-國產好羊產品行銷暨優質標章推廣」活動,教導民眾如何辨認、區隔國產與進口羊肉、羊乳,也發表了「四季羊食」食譜,鼓勵民眾不分季節,善用優質的國產羊肉與羊乳入菜,為家人滋補、顧健康。
- -------------------------------------------------
- (各篇文章詳細內容請見174期畜產報導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