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現況

Home

水禽-產業現況

蛋鴨產業  

 

一、依農業部去(113)年第4季畜禽統計調查結果顯示,臺灣地區蛋鴨飼養場數為365場,在養數為1,891,869隻,數量較去年略少。

二、鴨蛋依蛋鴨開產日齡分為新蛋(開產起半年內)、老蛋(半年至一年)、加工蛋(開產一年後)3種,去年截至第4季為止,鴨蛋共計生產4.76億枚,近年差異不大;新蛋行情去(113)年因需求下降,於9月調降,目前維持在42/台斤。臺灣鴨蛋產量超過9成係加工成皮、鹹蛋,近年有業者推廣生鮮鴨蛋。鹹蛋黃在端午、中秋等節慶需求較為強烈,但隨著大眾飲食習慣的改變,此一現象有轉弱的趨勢。依據農業部農產品貿易統計查詢系統指出,台灣地區禽蛋出口分類之「其他帶殼禽蛋,保藏或煮熟」品項,絕大部分係鴨皮蛋及鹹蛋;去年國內禽蛋出口數量中,其他帶殼禽蛋為915公噸;出口之鹹蛋與皮蛋多銷往美加等華人地區,頗具經濟規模。 

三、因國內飲食習慣改變,蛋老鴨較無加工需求,大部分送化製處理。近年有業者積極設立屠宰場及加工場,研發新穎口味料理食品,期提升老鴨附加價值。

   

肉鴨產業  

 

一、依農業部去(113)年第4季畜禽統計調查結果顯示,臺灣地區肉鴨飼養場數為2,110場,在養隻數為5,106,289隻,數量較去年高。(紅面番鴨為季節性生產禽種,產期約每年清明節氣至白露節氣。) 

二、土番鴨為肉鴨產業大宗(約75~80%),近年因幾乎全數契養化,契養業者與種鴨戶合作,得以從源頭控管雛鴨供需量;另配合適當的現場管理、生物安全防治觀念提升,以及屠宰後的庫存調節,肉鴨市場價格才得以持續穩定,然而受飼料成本提升、市場需求及冬季氣候影響產蛋率等因素,11312月土番鴨價格52/台斤。土番鴨普遍使用於各種台式鴨肉料理,包含餐廳、小吃店、火鍋與加工熟食品等。 

三、國內產業以契約模式飼養,交易價格多由屠宰場與飼養戶兩方簽約協訂,或直接參考國內土番鴨行情。北京鴨主要通路,係分切成部位肉或做成烤全鴨;過去多外銷日本,但因禽流感疫情無法繼續出口而轉為內銷,現由屠宰場業者直接向種鴨戶下訂單,並委託契約戶飼養成熟後由屠宰場收購,以避免產銷失衡。國內以英國櫻桃谷鴨品系為主,因而打響「櫻桃鴨」名號,對於臺灣相關產業推動產、製、銷一條龍策略具有正面示範。   

四、紅面番鴨在國內主要供應薑母鴨市場需求,屬臺灣在地的特殊季節性食補料理。其生產模式多係由通路廠商(屠宰場)向契養主下訂單,但未完全與種鴨場協定生產量,而是交由各自之契養戶飼養,且市場消費容易受氣候溫度影響,11312月紅面公番鴨價格62/台斤。部分食品加工廠也積極開發新產品(如滴鴨精等),以增加番鴨產品之多元性,但因消費仰賴氣候因素加上可用土番鴨替代,目前飼養數量有緩慢下降之趨勢。

 

 產業  

  鵝是季節性生產動物,在秋、冬兩季產蛋(正期鵝),在夏季無法生產鵝肉。隨著飼養技術發展,環控禽舍問世後,春、夏兩季始生產(倒頭鵝),加上冷鏈凍存技術成熟,一年到頭皆有美味的鵝肉可以吃了(餐廳及市場仍以販售當日現宰鵝肉「現撈仔」為主)。

  養鵝產業雖受過去104年爆發大規模禽流感影響產能減縮,經努力之下產能穩定成長,至111年已恢復至8成(約400萬隻/年),

112年與113年則持平(113年鵝隻屠宰總數統計394.1萬隻)然而因受限於通路數量,成長緩慢。

    為持續開拓市場,業者積極開發鵝肉分切加工產品,此外中華民國養鵝協會也積極協助產業,與全台鵝肉店家合作,推出經濟實惠又配菜豐富的鵝肉飯,並於網路上進行相關行促銷活動,盼能讓鵝肉更貼近一般大眾生活,成為日常飲食新選擇;此外更不定期於臺北希望廣場辦理促銷活動,113年舉辦「金牌燒鵝-鵝肉料理大賽」分別由「鵝邸家燒鵝專賣店」、「青山商號」及「鵝庄飲食店」榮獲金、銀、銅牌。

    

參考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查詢

https://agrstat.m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更多產業細節與分析請見《畜產報導》

  • 附件下載

回上一頁

回電腦版網站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版權所有